脑出血治疗不用“脑洞大开”,这个微创手术就能搞定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 点击数:289 字号:

一问医答|第75期:什么!脑出血治疗不用“脑洞大开”,这个微创手术就能搞定

一、什么是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是一种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一般情况下,医生运用医学影像设备,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二、介入手术治疗方式选择

介入治疗方式选择往往跟脑出血的病因有关

(一)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胀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如果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是危及生命。最常见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让颅内压迅速增高,出现剧烈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动脉瘤破裂的征兆。通过介入治疗(以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为主),医生将动脉瘤隔绝在正常的脑循环之外。这需要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很细的管子放到动脉瘤内,再往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从而闭塞动脉瘤,达到治疗效果。

(二)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疾病,由供血动脉、畸形团和引流静脉三个部分构成。这些异常的结构使血液直接从压力较高的动脉系统流入压力较低的静脉系统,导致血流供应在脑内分布不均匀,引起头痛、癫痫和颅内出血等症状。如果是脑叶出血,一般是大脑皮质支血管割裂所构成,也称为皮质下出血,其原因大部分是颅内动静脉畸形。

运用介入手术,同样需要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使用穿刺针对股动脉或股静脉进行穿刺,经过导引导管把微导管一直插到供血动脉的末端,然后注射onyx胶,经血管走行将栓塞材料输送进畸形团内,对畸形团进行填充。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是不适合做介入治疗,如高血压、颅内肿瘤和恶性肿瘤等导致的脑出血,就不适合做介入治疗,这种情况就要使用开颅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3、介入治疗or开颅手术如何选择?

(一)介入治疗:相对开颅手术,介入治疗更安全,不需要打开颅腔、微创(损伤小)、恢复快、可以在局麻下完成。一般像高龄、体质比较弱、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不能承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多选择介入治疗。像一些血管性疾病,比如说颅内的动脉瘤或者颅内的动静脉畸形,这种相对占位比较小、狭窄的血管性疾病,我们就可以通过介入手段来进行治疗,免去患者开颅的一系列风险。但缺点是手术需要使用放射线,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且通常需要使用导管等精密设备,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所需的治疗费用较高。

(二)开颅手术:对于路径比较复杂的动脉瘤,血管变异或者输送导管较困难的动脉瘤,多选择开颅手术。如果患者的颅内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通过介入手术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有通过开颅手术切除,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缺点是需要打开颅腔,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较高。在选择治疗方式时,患者应该充分考虑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在与医生进行沟通后,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患者应该充分考虑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在与医生进行沟通后,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供稿人: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神经介入科  王朝阳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