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慢性病、促进居民健康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5日 点击数:1,848 字号:

 

综合防治慢性病、促进居民健康

二十一世纪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即传染病、营养不良千万的疾病在疾病在疾病谱和死亡谱顺位逐渐下降,其位置由慢性退行性疾病、生活方式与行为疾病等所取代。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成年人早残、早死的主要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

1、患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2、普遍存在起病隐匿。

3、病程长。

4、一旦患病不可根治。

5、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这些特点与人群中对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知识的缺乏相结合使慢性非传染疾病出现了,高发生率、低发现率、低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高死亡率的现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无声杀手。其中最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等疾病,是由生活中不良饮食习惯、心理障碍、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故又称生活方式性疾病

现在医疗高技术的发展合医疗投入急剧增长,而对改善人类总体健康状况收效甚微,对生活方式疾病的防治收效甚微,医疗费用的暴涨问题令社会不堪重负。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疾病的防治,同时遏制过渡上涨的医疗费用是当今医疗研究的重点,由于慢性病的特点决定了,绝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治疗疾病、控制病情。世界上公认的治疗方法是针对慢性病病因进行综合防治的方法,即从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入手的综合防治方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着先要求居民建立良好的健康观念,改变以往的“健康=无疾病,治疗=用药”的错误认识,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观念。

200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确定了对上述生活方式性疾病,采取3级预防为主,加大非药物治疗的力度,进行规范的综合防治的方法,因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是该方法的创始者、倡导者和推行者。这种综合的防治方法,采用高科技的医疗监测手段和先进的分析方法,对人们的饮食、运动进行监测,分析找出病因所在,使非药物治疗更科学,预防和治疗更规范。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在广州医学院建立了广州健康促进基地。东凤医院作为该基地健康促进网站,积极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在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虹作委员会的帮助下建立了促健康门诊。

该门诊采用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综合方法,对人群的健康问题进行服务,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深入到居民生活中去。对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采用:

     1、预防疾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高速膳食、适量增加体育活动、加强科学监测的综合预防措施。

     2、治疗疾病:纠正饮食、运动不平衡,达到摄入与消耗能量平衡,合理用药等综合的治疗措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3、康复治疗:加强科学监测指导运动方式保持营养平衡进行康复指导。

并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定期门诊,指导、监督工作。

促健康门诊的开展将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